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它涵盖有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广泛领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当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祠堂变身为农村文化室、老人之家、农家书屋等,祠堂以其独特的存在演绎着现代文明。因此,在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中探讨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柏堂刘氏大宗祠历史背景:据刘氏族谱的记载,刘氏大宗祠从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时至今日已有468年的悠久历史。刘氏大宗祠传承历史悠久,对研究刘氏一族在粤广地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实物载体。是刘氏一族乡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并于2011年1月被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柏堂刘氏大宗祠施工情况:该祠堂东面为务本坊大街,花岗岩条石铺地;西面为老民房,建筑已经塌毁,环境糟乱;南面为务本坊上三巷,砼路面铺地;北面现由三部分组成,有门楼侧厅、厨房、厕所,左侧为务本坊大巷;内部大量电缆线借力祠堂墙体及梁架,且线路老化较为严重。缺乏管理维护、年久失修、人为破坏、不合理使用等因素,建筑整体破损情况较为严重,破损原因分别分别如下:
1、地面:红泥灰阶砖地面因日常疏于清洁,加上自然条件影响,致使阶砖地面积灰厚重,出现粉化、破损,滋生青苔严重;解决方案:采取现状修整,清除地面灰缝里的杂草和修补的灰缝,修整完成后,再清理地面环境,对于无法修复部分,按原阶砖规格、材质定制,恢复红泥灰阶砖地面。原地下无做夯实处理,柱位无基础,为了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我司施工人员对地面做了基础。
2、墙面:祠堂整体内墙面,青砖墙面受盐碱侵蚀,墙面出现了粉化现象。部分连廊后檐墙因与中堂和后堂山墙对接处失去咬合力,导致墙体向内倾斜。祠堂檐心间部位屋面辘筒断裂下滑,加之檐口下方砖墙受雨水侵蚀,灰垫层松软,在屋面牵引下,檐口下方砖墙向外倾斜;解决方案:先将墙面表层材料清除干净,修补好砖墙并磨平,形成统一青砖色调。对损坏严重部份采取局部拆除重砌、牵引纠偏措施,砖墙体塌落的部位,按原青砖墙做法,用同等规格青砖进行重砌
3.木构件:整体木构架普遍存在油漆老化现象且积压灰尘,而屋顶檩条、桷板构架,也遭受屋面辘筒灰疏松脱落、屋面漏雨的影响,同时受木材的干缩性和屋面荷载作用下,部分檩条、桷板构架出现劈裂和腐朽现象;解决方案:拆除腐朽、开裂等损坏严重的木构件,按原规格,选用优质的同等材质木料重新配制,对未损坏的木构件,采取现状整修措施,对有轻微裂缝的木构件,填缝楦补,做防腐防虫处理,重做油漆。
4.屋面:由于常年受雨水侵蚀及自然风化,致使辘筒灰出现断裂、疏松、脱落,局部漏雨;屋面正脊、垂脊常年受雨水侵蚀和自然环境影响,批灰表面乌烟灰缺损,灰层出现损缺,灰塑颜色褪化、破损,正脊出现损缺和开裂;解决方案:本项目屋面修缮做法为整体揭顶重铺。具体施工顺序为:拆除原瓦屋面→梁架、檩条、桷板检修→梁架、檩条安装、铺钉桷板→做脊→铺瓦→裹垄→清扫
施工前期准备:本维修工程性质属于广州市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修缮工程”,即“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局部复原工程”。承接此项文物修缮工程后,我司在开工前对工程现场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并开展图纸会审工作,熟悉设计方案相关文件内容。依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施工,在技术力量,施工措施、作业人员、材料构件、半成品供应、机械配置、资金计划等各个方面做好统筹安排,派出文物工程修缮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人员架构组织,考察挑选工艺技术熟练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
施工流程:头门后檐口至中堂的脚手架搭设→拆除屋面→瓦件检查→屋面木基层检查→檩条、桷板、木构件制作维修→木构件防腐防虫→檩条、桷板、木构件安装→屋脊砌筑→灰塑修复→瓦屋面重铺→内外墙面清洗修复→木构件油漆→地面修复→木门制作安装→脚手架拆除→检修排水系统→清理现场→工程验收。
工程难点:由于此处工程属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鲁班要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尽可能保持文物原有风貌,凡能继续使用或经维修加固后能继续使用的构件,都给予保留。由于建筑破损程度较大,施工时要对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施工难度较大,在文物建筑施工方面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由于祠堂本身拥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在对青砖墙体修复、木构架修复及保护原有灰塑不被破坏均为此次修缮中的重点难点。